第一次在天文馆“追星”,让宇宙的好奇与探索欲破土而出;第一次走进博物馆,真实触摸中原历史的温度;第一次站在黄河岸边联丰优配 ,读懂“母亲河”的厚重底蕴……10月17日至19日,受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邀请,来自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的10名学生来到郑州,参加“2025相信音乐儿童成长营(郑州站)”公益活动。

她们走进五月天演唱会现场、郑州大学校园、高科技公司展厅、天文馆球形影院、河南博物院、黄河文化公园以及二七纪念堂等多地,体味音乐的感染、科技的震撼、文化的厚重、革命的励志。这场满是“第一次”的奇妙旅程,让学生们在不同场景中收获见识、滋养心灵,也让成长的印记变得鲜活而深刻。
此次公益活动,为学生们构筑了沉浸于浓厚科研氛围、触摸前沿科技的平台。
10月18日联丰优配 ,孩子们来到了郑州大学。踏入校史馆,沿着庄重静谧的长廊徐行,学校的发展脉络仿若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清晰呈现。在郑州大学考古学学科建设创新中心,孩子们则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历史之旅,欣赏了学校参与考古工作出土的文物。
在郑州大学化学实验中心,大学生则化身“科学传播使者”,讲述基础化学知识,让“化学之美”在孩子心中萌芽。让大家更兴奋的是,她们还走进实验室,在指导下亲手进行“大象牙膏”“黄金雨”等化学实验,真切了解到背后的科学原理。
如何让普通人体验高铁驾驶?当天下午,孩子们走进郑州捷安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的虚拟仿真基地,现场感受高铁列车驾驶系统等。离开高科技企业,当天晚上孩子们来到了河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天文馆,开启了一场异常精彩的“天文科学之旅”。
中原大地,历史源远流长。10月19日上午,孩子们来到了河南博物院,深度探寻中原文明。河南博物院历史悠久,馆内文物文化、艺术价值极高。从新石器时代的贾湖骨笛、商代的妇好鸮尊、春秋时期的莲鹤方壶到两汉的陶俑石刻等,一件件文物生动串联起中原文明的发展脉络。
展区“寻宝”过程中,孩子们驻足于珍贵的文物面前,耐心聆听它们的故事,既感叹于古人精湛的技艺,也震惊于中原文明的精彩纷呈。学生小玲(化名)说:“来到博物馆后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,今后要更加努力学习,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”
河南是黄河文化孕育、形成、发展的集大成之地。离开河南博物院,孩子们来到了郑州黄河文化公园,近距离领略黄河之美,探寻黄河文化历史渊源。
当天下午,孩子们还来到了黄河人文传习馆,参加制作宋锦珍珠扇活动,感受非遗传统工艺的魅力。活动现场,辅导老师讲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的历史渊源、制作工艺等。学生们领取工具材料,通过裁剪、粘贴等环节,一把把兼具传统韵味与个性创意的宋锦珍珠扇陆续诞生。当大家捧着自己的作品合影时,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。
传承红色基因,厚植家国情怀。此次活动,还特意安排孩子们前往郑州二七纪念塔和二七纪念堂。在二七纪念堂,一座座雕塑展现了先烈们振臂高呼、英勇无畏的身姿,生动再现了那段为争取自由与正义而奋斗的峥嵘岁月。伫立凝视,学生们深切感受革命先辈们的热血与牺牲,在心中激荡起一股奋勇前行的力量。
三天的旅程,对于10名女孩而言联丰优配 ,是一场盛满“第一次”的成长馈赠。这段美好的时光,必将成为成长路上的底气,推着她们带着这份热爱与信念,勇敢奔赴属于自己的广阔远方。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海磬)
世纪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